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他走到白板前,用红笔圈住“分针系统”:“坤儿哥,我们可以试试以法人子公司为维度,先在东南亚区试点解耦。”
赵坤点头,笔尖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:“先剥离财务报告系统,让时针系统独立出来。然后用秒针系统的实时数据喂给分针,这样核心模块的压力能减轻40%。”
“但灰度发布需要业务部门配合。”王鹏依然皱着眉,“供应链的老张昨天还在抱怨,让我们别动机关这边采购系统的接口。”
“所以我们需要业务流程图。”李峰调出最新的交互地图,3950个集成点已经被标成三种颜色:红色是秒针系统,蓝色是分针,绿色是时针。
“每个颜色对应不同的运维团队,就像钟表的三根指针,各自有专职的‘修表匠’。”
陈默突然指向屏幕右下角:“这个黄色标记是什么?”
“是订单管理系统的教训。”李峰调出漏洞分析报告,“实时同步模块在峰值压力下的过载问题,本质上是没有做好时间维度的隔离。我们在自研框架里增加了‘时间窗口’机制,超过50mS延迟的交易自动进入缓冲队列。”
赵坤突然敲了敲桌子:“我记得你前几年给ERP做的无感迁移案例,是不是也用了类似的思路?”
李峰点头,往事如昨。
2013年,他在IT运维支撑部牵头的系统切换项目,正是通过区分“实时交易”和“批量处理”,才让300万条数据在零停机时间内完成迁移。
此刻他调出当时的迁移日志,和当前的解耦模型形成奇妙的呼应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